摘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应注重创设有效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明确探究目标、拓展思维空间,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想问、敢问、会问、追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问题 氛围 目标思维空间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问出了万有引力,伽利略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问出了摆的等时性……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离不开问题的引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引领学生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根据化学课程的特点,教师必须引领学生从提出各种问题,并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在学生的观察与实验中发现规律、建构化学概念、形成科学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率地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到问题引领,打造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想问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现象处处体现了化学,“问题”也时刻在我们身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当一个人已经全部了解这个事件时,他就不会再产生探究该事件的兴趣。一个完全新的经验,由于它和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毫无关联而毫无意义时,也同样是没有兴趣和不被同化的。因此,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最好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与学生原有的与认知结构产生认知冲突,才能让学生想问,学生才乐于探究。例如,学习“CO2的性质”这一节课,如果教师这样引导:“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CO2的化学性质。”平淡无奇的情境创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只能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效果较差。如果改成故事引入:“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一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拿着火把进入山洞时,狗昏死了过去,人安然无恙,当人蹲下查看究竟,却感到呼吸困难。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想问、好问的热情:“1.“屠狗妖”是什么物质?2.该物质具有那些性质?”因此,有效的情境创设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课堂上始终有一种一探究竟的“冲动”,学生学起来也感兴趣,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不愿思考、不敢提问、启而不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学生一节课都不举一次手,即便老师问到自己,也是勉强站起来,低头耳语,甚至是以沉默对之。长期的沉默,学生思维自然就活跃不起来,头脑中的“问题”便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很多的孩子怕自己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同学们笑话,更怕老师批评。所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首要条件。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以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热情的鼓励,进行真诚的表扬,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不讽刺,而是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这样,任何学生都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如果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只要你大胆发言,老师同样会表扬你等等。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以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张扬个性,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氛围,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蹲下来和学生对话,成为课堂的一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交流,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鼓励他们大胆发问,我们的课堂才能够真正高效。
三、明确探究目标,让学生会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想问、敢问,还要让学生会问。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着边际,抓不住要点,或者一般性的问题居多,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这时需要教师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提问,并使所提的问题集中在学习的知识点上,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一课中【发现酸碱指示剂】这一环节时,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了紫罗兰花瓣上,结果花瓣由紫色变成了红色,面对这一奇怪的现象,教师如果简单的说:“如果当时你在场,面对这一场景,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显然会一头雾水,提出“紫罗兰花瓣为什么变红”“什么微粒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等一系列与教学目标不相符的问题,此时,教师如果适时地引导:“如果你是波义耳,你对浓盐酸使紫罗兰花瓣变红这一现象会有哪些联想,还想做哪些实验?”如此引导,学生自然会提出以下问题:(1)其它酸溶液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吗?(2)盐酸能不能使其它花瓣变色?(3)碱溶液能使紫罗兰的花瓣变色吗?教师再鼓励学生:“当时的波义耳也是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做了相关实验才最终发现了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滥问”的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力求做到引导学生会问,把握好问题的方向和着力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尽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有探索性的问题,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四、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追问
目前,很多化学教师的课堂上进行的实验探究仍然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按照预先的方案,实验操作完毕,结论即随之而出,甚至有些教师会包办代替形成统一的答案,这种探究活动只是实验探究的外在形式,并非真实的思考和探究。真实的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展开新的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探究化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化学教学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 ,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从而拓宽课堂空间。在“溶液的酸碱性”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也识别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中除了紫罗兰花瓣外,其他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的浸出液能否识别溶液的酸碱性?家庭中同学们可以尝试来一个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些问题地提出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激发出学生新的思想火花。学生的学习不会因为下课铃声而结束,强烈的探究欲望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研究化学的兴趣,最终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 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想问、敢问、会问、追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